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万历帝既不喜欢王氏,由母及子,也不喜欢王氏所生的长子常洛。
万历帝宠爱郑贵妃,子因母贵,也喜爱郑贵妃所生的儿子常洵,一直想立常洵为太子。
后来这位皇子被封为福王,明末被李自成军杀死,此是后话。
万历帝想立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皇太子,既怕违反祖制,又受到朝臣的反对。
所以,迟迟19年不立皇太子。
第二,不让入学。
皇子不同于百姓之子之处,至少有三条:一是正名位,二是延帝祚,三是受教育。
后者就是到外廷读书,在讲官辅导下学习,掌握治国的本领。
万历帝5岁开始读书,但他一直不允许儿子朱常洛读书。
谁建议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谁就被贬遭罚。
朱常洛直到13岁时,才第一次出阁读书,然后就长期辍读。
19岁时又奉旨出阁读书,以后读书断断续续,长期被禁闭在宫中。
所以,他没有受到良好的系统的文化教育。
第三,太子难熬。
明朝皇位继承,一般遵照以下原则:皇位继承,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我解释一下,第一句话好懂,皇位继承,父亲死了儿子继承。
第二句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什么叫立嫡呢?就是皇帝的正妻皇后生的儿子,算嫡子,有嫡子的情况下,要立嫡子,没有嫡子,才可以立其他妃子生的儿子,原则是选择其中最年长的。
第三句话,就是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皇帝要没有儿子怎么办?只好由他弟弟来继承。
后来崇祯皇帝就是这样。
万历帝皇后没有生子,宫人王氏生皇长子常洛,按理应当成为皇太子。
但是万历帝一直想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所以朱常洛的太子之路艰难而漫长(19年)。
万历自己是6岁被立为太子的,但是朱常洛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19岁才被立为太子,住迎禧(xǐ)宫。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还是长期笼罩在"
更立"
的阴影里,随时忧虑皇父会以三弟常洵取代他。
从立皇太子到继位又是19年。
在这19年里,朱常洛终日战战兢兢,胆小怯懦,唯恐被废。
有人著《续忧危竑议》一书,署名"
郑(隐喻郑贵妃)福(隐喻福王)成(隐喻更立太子成事)"
,其书大意说:"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
林天秦若菲内容简介...
...
万年最强医圣李牧原突破圣尊之位,不幸遭弟子所害,魂飞魄散。残念不入轮回,附身在江枫城八大宗族之一的方家赘婿李牧原身上。赘婿之身,饱受非议!看医圣妙手回春,扭转乾坤,成就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