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六 依枣祗推行屯田 讨张绣率军征战 二(第3页)

原来贾诩见献帝离长安东去,劝说李傕、郭汜向曹操投降,向朝廷认罪,免遭灭族之祸,险些被杀,便辞官潜回家乡,中途被华阴守将段煨留住,聘为谋士。

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

段煨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但却害怕贾诩夺其兵权,遂有疑忌。

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闻知张绣继任叔父屯居穰城,决定前往。

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

贾诩临行,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对我多有猜忌,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定为所害。

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必善待我家人。

张绣缺乏谋士,又是同乡,多次相邀,必不亏待。

这样我与家人都能得到保全。”

段煨知道贾诩离去,果然善待其家人。

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急忙迎见:“文若前来助我,实乃幸甚”

贾诩原与张济同僚,张绣对其“执子孙礼”

,言听计从。

贾诩劝说张绣与刘表连和,张绣即派贾诩前往荆州。

刘表与张济交战,荆州官员知道张济中流矢而亡,皆向刘表祝贺。

刘表却说:“张济因穷途末路而来,我作为主人却如此无礼,这并非我的本意,所以我只受吊唁而不受祝贺。”

刘表见贾诩前来连和,以客礼相待,并将招收张济余部,归还张绣,令其屯兵宛城,抵御外敌。

张绣闻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攻打,自恃武艺高强,意欲引军迎敌。

贾诩劝说:“将军虽然勇猛过人,但曹操拥兵十五万,麾下猛将如云,兵势强大,如若硬拼,必然不敌。

不如暂且举兵投降,待后徐图。”

张绣依贾诩,使其前往曹操营寨请降。

正是:继任叔父连刘表,依计贾诩降曹公。

不知曹操肯纳降否,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述评:由枣祗提议,曹操倡导和推行的屯田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经济制度变革,后来曹操又由民屯发展到兵屯,不但对当时的经济社会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大规模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先例,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同程度地仿效。

直至现代中国军队还借鉴屯田经验,在根据地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乃至新中国建立后,依然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发边疆,守疆戍边。

然对曹操推行屯田一事,陈寿仅在《武帝纪》和《任俊(应为“山”

字旁)传》中用50几个字略作记载,罗氏《三国演义》更是很少描述。

裴松之却认识到了这一重大决策的重要意义,以180字的篇幅加以注释、阐明,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

本书还将在以后曹操推行兵屯这一重大决策的内容、遇到的艰辛、矛盾冲突及推行后的成效进行具体描述,力求保持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一致性,使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携带游戏空间

重生携带游戏空间

一个男孩无限流的故事。白衣的新书转生将军墓已经开始上传,分榜排名第九,还在上升!大家快去捧场吧!!!白衣拜谢了!!!...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周姿江景程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周姿江景程

再次遇到江景程,是在五年以后。现在的周姿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周姿,任性张扬,也早就不再是周家堂堂的大小姐,现在的她,照样耀眼,是作为丰城最受欢迎节目的主持人,站在人群的中央。江景程从他的江城来了周姿的丰城。为什么来,来干什么,周姿不知道,就如五年前周姿同样看不透江景程一样,只是他一来丰城,就和另外一名女主播打得火热周姿本来想采取不管不问的政策,一个月的婚姻,她对他还没来得及了解,就已经离婚,可是他们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这个女儿,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医治这种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再生一个...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民间传言,云家二姑娘多次趁着夜黑风高之时,行刺文治皇帝,龙袍上全是窟窿。民间传言,安婕妤触犯了二姑娘,宫内三十多口内监宫婢被文治皇帝挨个处死,大火连烧三天不灭。张总管皇上,二姑娘今日又准备刺杀你了。皇帝甚好,今日又能与她见上一面了。张总管皇上,二姑娘被云将军打了,云将军还跪在外面淋着雨,求皇上饶命呢。皇帝让国师过来,祈雨,让雨下的更大一些。她曾是人见人怕的将军,功高盖主,被...

异世纪元

异世纪元

一场由科学引起的爆炸,来到了一个不怎么科学的世界而这个充满危险和机遇的世界,他会遇见什么,又该如何生存下去?...

宋时明月

宋时明月

这是一个穿越做小人物的故事。不经意间,赵兴成了一名宋朝人,他交往的对象不乏名传千古的词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逼上梁山的大盗艳名四播的绝代风华。这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代,这里有真情浪漫的千古好男人有闪烁千年的诗歌佳句有精彩纷呈的商业性歌舞表演和花样百出的商业竞争在这个瑰丽的时代里,赵兴处身其中,如鱼得水地享受这时代的雅致人生。本书中没有朝堂争斗没有官吏倾轧。本书描写的只是宋代市井人的世界观。或许,书中的内容颠覆了你对宋代的惯性思维,但请你细细品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