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2页)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

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讲到&ldo;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rdo;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ldo;见闻广博&rdo;,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

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ldo;弟子&rdo;,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

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ldo;一日从师,终身若父&rdo;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

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

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

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ldo;师道精神&rdo;。

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ldo;君道&rdo;,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ldo;君道&rdo;。

其次是&ldo;臣道&rdo;,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

再其次&ldo;师道&rdo;。

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

)集于一身。

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

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

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

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

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

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

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

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热门小说推荐
贴身兵王在都市

贴身兵王在都市

佣兵之王张幼斌归隐都市,在一家小小的酒吧里成了一名服务生,他不仅泡走了极品美女老板娘,又骗得漂亮女警花的芳心,就连美艳女佣并绝色女杀手俏丽艳寡妇,也都纷纷对他倾心钟情,带着无边的艳福,张幼斌在都市之中叱咤风云,成为都市中的王者!...

墨先生,不爱请早说

墨先生,不爱请早说

作者火狐狸的经典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墨先生,不爱请早说阮默对墨湛十年的爱,却抵不过他前女友的一滴泪,她选择放手成全。可是离婚了的他,却对她黏腻不行她说墨先生你够了,我绝会不吃回头草。他答墨太太,你等着给我吃就好。...

残袍

残袍

他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虽然身拥绝世道法却并非道士,他游离在正邪的边缘,与他相伴的是一只从古墓之中逃出的老猫,确切的说它并不是猫,但没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甲壳狂潮

甲壳狂潮

一夕之间虫灾天降,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对鲜血和死亡,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新书白垩纪禁区已上传,求收藏推荐支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