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陇西郡下有个狄道,改成了“操虏”
。
戎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狄也没逃过去。
雁门郡,改叫填狄;北地郡,改叫厌狄;还有个小地方叫白狼,改名为仇狄,足见王莽对北狄的深恶痛绝。
胡字亦未幸免,并州的武要县改成厌胡,平邑改为平胡。
东夷西狄南蛮北狄,西北的胡、狄、戎已经被骂得抬不起头来,东南也不消停。
位于齐地的琅邪郡,被王莽改成了“填夷”
。
长沙国改“填蛮”
,东南西北,在内诸夏而外夷狄上,一个都不能少。
这可不是改个名就作罢的精神胜利法,王莽身体力行,严格按照周礼,将汉朝的外藩国王统统降爵为侯,结果都知道了。
而对这些不服新朝的酋邦,王莽的举措就是一个字:“战!
明犯我大新者,虽远必诛!”
结果东南西北,处处挑衅,相当于同时在打四场战争。
若是能赢,那真是千古一帝了,但尴尬的是,新军跟国足似的,不管对上谁都屡战屡败,一汉敌五胡的传统也没了。
丢了西域、烂了南中,西羌岌岌可危,就严尤那一路把高句丽打成下句丽,赢了。
此事第五伦也曾与扬雄议论过,但扬子云却认为,这都不是事,前汉亦曾与四夷开衅,最后都犁庭扫穴,打得周边再无敌手。
果然,挑起边衅不是罪,菜才是原罪。
唯独匈奴是特例。
扬雄在他那份《上书谏勿许单于朝》里也说了:“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三垂比之悬矣,前世重之兹甚,未易可轻也!”
扬雄以为,前朝汉武打了四十年仗,依然没能灭亡匈奴,直到汉宣之时,才找到了最好的办法:匈奴臣服于汉,加以羁縻,南北保持和平,才是最省钱省事的相处方式。
按照扬雄和严尤的看法,只要王莽不要糊涂到与匈奴再次开战,其余各地,便都是肘腋小患,以中原之大,迟早会解决。
如今匈奴老单于新死,或许新单于派来的使者、王昭君的女婿右骨都侯须卜当,能与皇帝达成和平协议。
第五伦正想着时,却见纳言府门口,有来自宫里的小黄门驰传而至,刚进门就高举着手中制诏,大声宣读起来。
“天子诏书!”
“自天凤二年,予多遗单于金珍,因谕说其改名号,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然左贤王寇盗如故。”
“今乌累善于死,弟左贤王舆立,舆先时常入北边为寇,边境被害,予甚闵之,故舆不宜为善于。”
“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者,宁胡阏氏之婿也,离塞归义,怀款诚之心,以礼来降。
今予除其为须卜善于,赐印绶,出大兵以辅立之。”
“诗不云乎?薄伐玁狁(xiǎnyǔn),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予当遣大司马尤、梗始将军丹将兵百万,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犁其庭扫其穴,诛善于舆而立当代之。
再分恭奴为十五国,云彻席卷,后无余灾!”
真不愧是莽子哥,这通操作之骚,将纳言府中从纳言鲁匡,到耿纯等一众官吏都惊呆了。
连第五伦都在台阶上停下了脚步,半天合不拢嘴。
这诏书,总结下来一句话:“我大新对匈奴,宣战!”
……
PS:求推荐票。
穿越到学院默示录的世界,人生一下子充满了惊喜,带着原著的美女一个个活下去,时不时的调戏调戏,人生何其快哉。...
...
一场空难,她成了孤儿,他也是,但却是她父亲导致的。八岁的她被大十岁的他带回穆家,本以为那是他的善意,没想到,他是来讨债的。十年间,她一直以为他恨她,他的温柔可以给世间万物,唯独不会给她他不允许她叫他哥,她只能叫他名字,穆霆琛,穆霆琛,一遍遍,根深蒂固...
妙手神医,医治百病,无数人跪着求医。乡野渔民,养渔种田,热销全世界,更有无数土豪砸钱购买。...
利刃在手,屠尽天下入侵狗!堂堂一代战神,还未曾有过失手的任务!不料在回归都市的第一天就撞见冷艳女总裁helliphellip到底helliphellip该不该出手?...
结婚两年,言季明的冷漠终于磨光了她对婚姻的所有期待。颜落夕决定离婚,把给予言季明的所有特权都收回!言季明发现老婆对别人笑得怎么那么甜,对我笑得怎么这么敷衍?老婆以前一天至少一个电话,现在怎么一个月都不打一个电话?餐,怎么变味了?不是老婆做的了?沐浴液味道怎么不对?不是常用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