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七十九明末三大军之关宁铁骑(第3页)

根据《明档》记载,崇祯元年三月前后,有约十万众蒙古部落归顺明廷,被时任辽抚安置在锦州附近,辽镇将领即从中招募大批精壮善战之夷人充做家丁,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更直接将部分蒙古人整编为降夷左右营,以蒙古部落首领为将,成为了祖大寿直属指挥的一直精锐军队,人数约三千人左右。

关宁铁骑也并非袁崇焕所编练,袁崇焕被任命蓟辽督师是崇祯元年四月,七月入都见皇帝,后面一直忙着平兵变,策划杀毛文龙,然后就是己巳之变被捕下狱。

短短一年多时间并未来得及对关宁军做出变动。

梁启超《袁崇焕传》与金庸所著《袁崇焕评传》也均无关宁铁骑的记载。

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成为了辽军方面的军事首脑,任辽镇总兵官。

从此,以祖大寿为首的以降夷为主要战力的祖家军跨上了主导明代辽东十数年的历史舞台。

随着崇祯八年,祖家军的将领祖宽、祖大乐带以降夷家丁为主的部队入关剿匪,祖家军的善战之名即在关内传开,至崇祯九年,有人开始以"

关宁铁骑"

称呼祖大寿所领的以家丁为主力的祖家军。

吴三桂其父为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

当祖大寿于松锦之战投降于皇太极后,吴三桂即成为祖家军在明朝辽军方面的代表。

其麾下三千家丁也成为其所依赖的重要战力。

综上,历史上真实的关宁铁骑实为祖大寿为首,以家丁为主要战斗力的一只家族化的军队。

因大凌河之战与松锦之战,祖氏家族大部降清,这只军队也得以为清廷所用,成为了汉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战成名:

明天启七年5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在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

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太极面对宁远城,心情很是复杂。

当年,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宁远城下,被炮火轰成重伤,不治而亡。

所以,皇太极这次有备而来,就是要打下宁远,为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三声号炮响起,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

战鼓咚咚,马刀闪闪,喊声震天。

明军还是延续以往的战法,在城上用大炮轰击。

一排又一排的八旗兵在炮火中倒下去,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皇太极面无表情,坚定地一挥手,八旗军冒着炮火继续冲击。

为了这场胜利,他已经研究过明军的战法,他知道,只要冲过这片开阔地,一旦进入炮火的死角,就是八旗军的天下了。

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把皇太极吓愣了,也让八旗军的将领们惊呆了。

大炮仍在城上轰击,炮火硝烟中却杀出一支几万人的马队,马上士兵手持三眼铁铳,离八旗军百八十米就开始射击,铅弹如狂风般向八旗军扫来。

八旗军还没等明白过来,明军已经冲到近前,把三眼铁铳调过来,抡起如铁锤似的枪把便向清兵头上砸来。

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

眼见着伤亡越来越大,皇太极只好下令撤军。

战后,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凶猛异常的部队就是袁崇焕新组建的关宁铁骑。

九千铁骑守北京:

有了这支铁骑驻守在宁远,八旗军再也没敢进犯。

热门小说推荐
史上第一魔头

史上第一魔头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林天秦若菲

林天秦若菲

林天秦若菲内容简介...

亘古医尊

亘古医尊

万年最强医圣李牧原突破圣尊之位,不幸遭弟子所害,魂飞魄散。残念不入轮回,附身在江枫城八大宗族之一的方家赘婿李牧原身上。赘婿之身,饱受非议!看医圣妙手回春,扭转乾坤,成就万古。...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