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55章 做点善事不易(第1页)

灯笼,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手工艺品,市面上有专做灯笼的作坊在出售,随处可见并不稀罕。

而春联,普通人做不出来,尤其是目不识丁的清末乡下。

能在家里贴上对联的,不富即贵,要么有权有势。

因为能写春联的先生,在过年前夕普通人家请不起。

而春联,它写满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写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憧憬。

红红火火的春联,让人觉得温暖的春天脚步近了,好日子快了。

陈天华要写春联,必须要大红纸和墨汁,狼毫。

他与阿华顶着寒风、划着小船到绍兴城里,去买红纸,毛笔和墨汁。

墨汁在城里有专门制作的作坊,陈天华用木桶去装,让作坊里的人都看呆了。

这可不是用来吃的吧。

红纸买回来之后,安排亭姐幼娟姐妹俩裁切成对联大小,都要一致。

第二天,陈天华他们的对联摊,就在年糕加工点旁边开张了。

听说土根的水产商行在庙里,搭起免费的年糕加工和写对联点。

听说都不要钱。

贪小便宜是时下村民的普遍现象,西埠头村里的人们,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渐渐人聚多拥挤…

“排队!

按先后顺序,不准插队。

对联每家最多二对,年糕加工每家最多二蒸桶,超出的一律加倍收加工费!”

陈天华及时将指令发出,以有效措施稳定局面,首先要照顾的是贫困、小户家庭。

大伙慢慢就去排队,很多人在排,队伍很长。

主要是做年糕这里,它的时间限制,快不起来。

有时候要从清晨一直排队等到下午,有可能是第二天,做年糕的人家多、手工工序复杂,比较慢。

而写对联这边,陈天华自己毛笔字写小楷还马马虎虎,但要说写对联还差得远呢。

他只好把三伯父法康请来帮忙,再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每人每天管饭还有二块银洋,待遇优厚。

法康二话不说,邀上这位私塾先生,承担起写春联这活,幼娟和亭娟在旁边做服务工作,陈天华和阿华负责接待。

后面就是流水作业,让先生们写好的若干副春联自己挑选一副。

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

……

每户人家就二副对联,多了没有。

一会儿,人群中一片骚动声,只见西埠头村的里长大人,老举人刘文杰先生也来了。

他可是当年绍兴府考试中榜的举人啊。

刘文杰先生在其大女儿刘玉芳的陪同下,也来参加写春联活动,为本村百姓做善事。

“哎哟,里长大人,您怎么也来啦?哈哈…”

“本村有为青年陈天华,为村民义务加工年糕和写对联,这是积德善举之事,作为里长理应支持,大家也该做些善事了吧。”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携带游戏空间

重生携带游戏空间

一个男孩无限流的故事。白衣的新书转生将军墓已经开始上传,分榜排名第九,还在上升!大家快去捧场吧!!!白衣拜谢了!!!...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周姿江景程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周姿江景程

再次遇到江景程,是在五年以后。现在的周姿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周姿,任性张扬,也早就不再是周家堂堂的大小姐,现在的她,照样耀眼,是作为丰城最受欢迎节目的主持人,站在人群的中央。江景程从他的江城来了周姿的丰城。为什么来,来干什么,周姿不知道,就如五年前周姿同样看不透江景程一样,只是他一来丰城,就和另外一名女主播打得火热周姿本来想采取不管不问的政策,一个月的婚姻,她对他还没来得及了解,就已经离婚,可是他们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这个女儿,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医治这种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再生一个...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民间传言,云家二姑娘多次趁着夜黑风高之时,行刺文治皇帝,龙袍上全是窟窿。民间传言,安婕妤触犯了二姑娘,宫内三十多口内监宫婢被文治皇帝挨个处死,大火连烧三天不灭。张总管皇上,二姑娘今日又准备刺杀你了。皇帝甚好,今日又能与她见上一面了。张总管皇上,二姑娘被云将军打了,云将军还跪在外面淋着雨,求皇上饶命呢。皇帝让国师过来,祈雨,让雨下的更大一些。她曾是人见人怕的将军,功高盖主,被...

异世纪元

异世纪元

一场由科学引起的爆炸,来到了一个不怎么科学的世界而这个充满危险和机遇的世界,他会遇见什么,又该如何生存下去?...

宋时明月

宋时明月

这是一个穿越做小人物的故事。不经意间,赵兴成了一名宋朝人,他交往的对象不乏名传千古的词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逼上梁山的大盗艳名四播的绝代风华。这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代,这里有真情浪漫的千古好男人有闪烁千年的诗歌佳句有精彩纷呈的商业性歌舞表演和花样百出的商业竞争在这个瑰丽的时代里,赵兴处身其中,如鱼得水地享受这时代的雅致人生。本书中没有朝堂争斗没有官吏倾轧。本书描写的只是宋代市井人的世界观。或许,书中的内容颠覆了你对宋代的惯性思维,但请你细细品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