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徐闻的香辣蟹在抖音火了。
这次的热度让他始料未及,就和去年的雪碧凉面一样。
现在,雪碧凉面的视频还被他置顶在视频列表的最上面,播放量将近500万,点赞量超过了30万。
这个数据,对于真正的抖音红人来说不算高,但对于他这个小咖来说,已经是热得快爆炸了。
而这期香辣蟹的视频上线才短短半天,播放量就迅速破千万,点赞量也突破了50万,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中。
这趋势,把徐闻都看蒙了……难道大家秋天都吃不起螃蟹吗?
他一脸懵逼地点进评论区,翻了好久,这才知道自己这次视频突然爆火的原因。
“新粉还在看教程,老粉已经开始流哈喇子了!”
“这一大盆米酒,螃蟹走得很安详!”
“老闻女朋友入镜,撒花撒花!”
“好家伙,这是螃蟹的酒池肉林啊!”
“哈哈哈,螃蟹被醉死了,也算是蟹生高潮了吧!”
“这香辣蟹,真的太太太太有食欲了!”
“冰粉配香辣蟹,也太搭了吧!”
“原来老闻真的脱单了,那就……带着我的祝福滚吧!”
“哈哈,秋天的第一锅螃蟹?你这是秋天的第一盆螃蟹吧!”
“……”
总结起来,原因有四个。
一是食材应季,秋天就是吃螃蟹的季节,而螃蟹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熟了蘸姜醋汁吃,枯燥且乏味,徐闻的做法虽然不算多有新意,但也算是清一色蒸螃蟹的一抹亮色了。
二是在做饭过程中,沈安然去了两次厨房,而且都还在必要的步骤上。
徐闻在剪视频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因为没拍到她的脸,所以也就没删——反正粉丝早知道他谈恋爱了。
三是他随手写了个“秋天第一锅螃蟹”
的文案,真的是随手写的,没想到戳中了网友的萌点,引发了诸多追捧和各种骚话。
四是用米酒把螃蟹灌醉的方式实在太有趣,几只螃蟹在水盆里被灌得醉醺醺的样子实在太萌,连不爱吃螃蟹的人都莫名流哈喇子。
四个原因,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于是徐闻也就偶然而又必然地,火了。
到第二天下班,这条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8000万,点赞量达到了330多万,不仅是他当美食博主两年多400多条视频里的最高,即便在整个抖音平台,也是不可多见的。
一夜之间,徐闻的粉丝量从30万,瞬间蹿到了200多万,在美食类博主实时排名里,从一百名开外直接涨到了第九名。
而排在他前面的,全都是大胃王、探店博主之类,他是前十名里唯一一个原创加不露脸的博主。
这个成绩,不仅是徐闻自己,甚至是抖音平台以及相关品牌方都震惊了,于是各种网红公司、餐饮类品牌的广告疯狂涌入……
流量变现,就在眼前。
徐闻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这些年的安稳生活,已然让他对这种资本和流量的惊涛骇浪失去了抗争能力,差点被直接拍晕。
好在白天在公司上班,面对不停响的电话他迅速静音,然后把手机倒扣在抽屉里,这才获得了片刻的宁静。
然后……来自杂志社的惊涛骇浪,又朝他汹涌而来。
“徐闻,这篇沈安然的专访,做得真得太好了。”
郑薇爽朗的声音从老远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她的高跟鞋跟踩在地上的清脆。
话音未落,郑薇已经来到了人物板块的公共办公区,黄楚晴听见响声,也赶紧从她的小隔间里出来。
“真的不错,徐闻啊,你这次真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一个男孩无限流的故事。白衣的新书转生将军墓已经开始上传,分榜排名第九,还在上升!大家快去捧场吧!!!白衣拜谢了!!!...
再次遇到江景程,是在五年以后。现在的周姿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周姿,任性张扬,也早就不再是周家堂堂的大小姐,现在的她,照样耀眼,是作为丰城最受欢迎节目的主持人,站在人群的中央。江景程从他的江城来了周姿的丰城。为什么来,来干什么,周姿不知道,就如五年前周姿同样看不透江景程一样,只是他一来丰城,就和另外一名女主播打得火热周姿本来想采取不管不问的政策,一个月的婚姻,她对他还没来得及了解,就已经离婚,可是他们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这个女儿,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医治这种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再生一个...
民间传言,云家二姑娘多次趁着夜黑风高之时,行刺文治皇帝,龙袍上全是窟窿。民间传言,安婕妤触犯了二姑娘,宫内三十多口内监宫婢被文治皇帝挨个处死,大火连烧三天不灭。张总管皇上,二姑娘今日又准备刺杀你了。皇帝甚好,今日又能与她见上一面了。张总管皇上,二姑娘被云将军打了,云将军还跪在外面淋着雨,求皇上饶命呢。皇帝让国师过来,祈雨,让雨下的更大一些。她曾是人见人怕的将军,功高盖主,被...
...
一场由科学引起的爆炸,来到了一个不怎么科学的世界而这个充满危险和机遇的世界,他会遇见什么,又该如何生存下去?...
这是一个穿越做小人物的故事。不经意间,赵兴成了一名宋朝人,他交往的对象不乏名传千古的词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逼上梁山的大盗艳名四播的绝代风华。这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代,这里有真情浪漫的千古好男人有闪烁千年的诗歌佳句有精彩纷呈的商业性歌舞表演和花样百出的商业竞争在这个瑰丽的时代里,赵兴处身其中,如鱼得水地享受这时代的雅致人生。本书中没有朝堂争斗没有官吏倾轧。本书描写的只是宋代市井人的世界观。或许,书中的内容颠覆了你对宋代的惯性思维,但请你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