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 月亮的角色(第2页)

月亮又是美的象征。

有时,人类并不汲汲于让月亮承载明确的喜怒哀乐忧悲凄戚的情感,而只是把玩着月亮本身那形态、光影、氛围、情调所构成的美。

“梨花院落溶溶月”

,“月移花影上栏杆”

,“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光如水水如天”

……是纤秀的美,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则是雄浑的美。

有时人们刻意望月,并不一定是想以月抒情,而只不过是要欣赏一下月光月色和月下小景,但美的追求即使是附着在不用一钱买的清风朗月之上,也不一定就那么易得,宋人杨万里就叹息过“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赏月的方式一是登高,一是临水。

所谓登高,也不必太高,有泰山极顶望日出的,却似乎没有攀到那样的高处去望月的,因为只要有一处高于周遭地势的平台,不让树木房屋遮住月亮,便可饱赏月亮之美。

有个小学生问我,为什么楼房上伸出去的部分叫阳台,而火车站上下车的地方叫月台?那自然是约定俗成的叫法,阳台固然大都筑在朝阳的方向,但一样可以用来望月;火车站那高出地面供旅客上下车的平台,我想是因为早期都并无棚顶而是赤裸状态,而中国古时将高于地面的平台一般都称之为月台,故而沿用了。

临水赏月似乎又比登台赏月更有情趣。

平湖秋月、二泉映月、三潭印月……这些风景点都因月生辉,而花好月圆、彩云追月更是两首中国丝竹名曲。

月亮及由此派生出的月光、月色、月影、月晕……实在都是美的一种自然存在,人类世代激赏而兴致不衰,是理所当然的。

月亮在人类心目中有时又是永恒的象征,扮演着中性的、无情的、只体现客观规律的角色,《春江花月夜》本是既抒情又摹美的,却也吟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月亮俯瞰着地球,阅尽古今,却冷热无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们甚至有“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的愤懑之辞。

日月如梭,织就着岁月的经纬线,然而月亮往往比太阳更超然物外,尽管你戚戚于“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

它却完全无动于衷,“长沟流月去无声”

,使人惊醒于命运的缰绳还得靠自己握持控制。

中华民族关于月亮的传说,以往似乎固执在了嫦娥奔月这一模式之中。

现在年纪稍大的中国人,大都总还记得儿时看过的年画和小人书,听过老人讲的故事,或许还看过有关的戏剧演出,当然也还可能谈过许多以这一传说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因而中秋望月,总还能从圆月中那神秘的阴影,想象出广寒宫、桂花树,嫦娥舞袖、吴刚捧酒、白兔捣药、蟾蜍嬉戏一类的景象来。

但我问过一些当今的中学生,他们却说望见月亮时并无这一类的想象,倘细问他们所联想到的,则是环形山、登月船。

他们都能谈出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的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那登月飞船是“阿波罗”

11号,第一名将脚踏到月面的人是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可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载体,月亮在不同的时代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以往它是神话剧中的神秘人物,而如今却渐渐成了纪实性科学剧中有根有据的出场者。

不过我还是惊叹于1000年前唐代诗人李贺在《梦天》一诗中的超常想象力,他吟道:“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这还不出远古传说的老套,“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便显出特异诡谲了,最难得的是他那从月球上回望地球的想象:“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那时哪有宇航技术、登月飞船,而李贺这两句诗,借给阿姆斯特朗用,以形容从太空俯瞰地球的感受,恐怕也很相宜。

热门小说推荐
西游之纵横神话

西游之纵横神话

开局就拥有大气运。大机缘,大造化,老子都知道在哪里。还想进副本?老子都通关了!某人语录老子等级比你高,道行比你高,就连女人缘都比你好,你说气不气?什么,猪八戒又调戏我的嫦娥妹妹了?等老子收拾他!...

最强系统

最强系统

穿越前,他是世界游戏第一人。千人阵,万人屠杀,一人傲视群雄。穿越后,超级系统融入灵魂,成为世间无人能敌的至尊。御剑斩杀群魔,仗剑疯魔群神,道法灭妖,怒吼震万鬼。修灵成神,世间无敌。风流成圣,万千美女为之倾心。毁世的阴谋浮现,这最强系统的真正主谋,究竟是谁?...

中州风云记

中州风云记

做执棋者,以众生为棋子,对弈天下人。...

农女如此多娇

农女如此多娇

苏青橙被榴莲砸晕,穿到古代农家,成为老苏家最小孙女。前有重生堂姐,后有穿越女,人家往宅斗,宫斗走,她还是乖乖当个小农女吧,刚过及格线的智商斗不起来。可后来她发现爹妈哥姐都有点小故事啊,特别是那个狼竹马更不简单。...

我带系统去修仙

我带系统去修仙

当代学霸,魂穿异界大陆,可以,什么?系统要五年觉醒,自己身世坎坷,还好有个软萌的妹子陪着,好吧,五年看我如何扭转乾坤。...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