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证了阿罗汉果以后,他托钵的时候后面就跟着象,因为比丘不能骑象(笑),象就跟着去托钵,这只象不是普通的象,是全身放金色光的象,很多信徒很好奇,就像我们现在佛教界,一窝蜂的几台游览车相约就去寺庙,去拜访这个象护比丘,不是来求法的,是要看那只象的。
这个时候比丘僧团就受到干扰,就告诉佛陀说: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些居士都来看这只象,对我们造成干扰。
佛陀就把象护比丘找过来说:你现在证得阿罗汉果了,这只象是你过去的福德所招感,你现在不需要牠了,可以请牠离开了,不要给僧团造成干扰。
象护比丘说:我也不需要牠,但是牠一直要跟着我,我有什么办法?
佛陀说:你跟这只象说:贤善,汝去不需住此,讲三次。
这个象护比丘如是的讲三次,这只象就消失掉了。
诸多比丘就产生疑问说:佛陀,象护比丘是什么因缘有象的保护?有什么因缘能够出家,这么快成就阿罗汉果?
佛陀说:过去世的时候,象护比丘是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做完买卖以后赚到一点钱,准备回家的时候路过一间寺庙,寺庙里面有法师说法,这个商人进去听法以后起欢喜心,欢喜心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我们知道贤劫千佛都是先升到兜率天去,然后从兜率天里面乘六牙白象降生到人世间成佛,在大殿当中刚好供养一尊当来下生的佛,就是有一个菩萨乘着六牙白象,但是这个六牙白象的整个材质已经剥落了、颜色也褪了,这个时候商人起一念的布施心,就请人把它修复、上美好的颜色。
因为这样施舍的缘故,就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三宝的地方。
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贫穷,一个人最可悲的是生长在没有三宝住世的地方,这个生命对他来说没办法增上,象护因为生长在三宝的地方生生世世的栽培,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善根成熟了,就成就阿罗汉果。
所以古德批注这个戒文的时候再三强调:供养三宝本身不是面对三宝得到利益,而是要给菩萨栽培一个跟三宝得度的因缘。
我们应该去思惟一个问题: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平等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为什么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来接这个人、没来接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佛陀跟众生的缘有浅深的不同,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解释说:佛陀有大悲心,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念佛,佛陀才来救拔我们?难道一定要我们去念他,佛陀才救我们吗?
这当中还有讲条件的吗?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因为你必须跟佛陀结一个缘,他才有办法依止因缘的力量来救拔你,你不跟佛陀结缘,佛陀即使有大悲心也无从下手,他比你还紧张。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本身是平等,它没有故意要去照亮谁、不照亮谁:但是你要把水准备好,这个月亮就会在水中映现出影像;你没有准备水,月亮就没办法「千江月」,不可以。
所以这条戒的真正意义就是说:我们在供养三宝的时候,使令菩萨跟三宝结缘,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就能够不断的遇到三宝的住世,得到三宝的开导、救拔,我们的善根会不断的增长。
所以在《唯识三十颂》讲到资粮位的菩萨,资粮位的菩萨他所依止的力量,除了内在的内因力,就是菩提心的作意,你经常提醒你自己「发了菩提心」,你要忆念你的本愿,常忆受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外缘力,就是三宝的救拔,你要经常忆念三宝,祈求三宝的加被。
这一条戒的制戒意义,就是希望菩萨透过我们对三宝的礼拜、赞叹、归依跟三宝结缘,创造一个未来得度的因缘,是这个意思。
辛二、明不犯相
说明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
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开缘的情况是有二种:第一个是你精神错「乱」,这个是通缘,通于一切的缘;第二个是别缘,就是说你已经成就了清「净意乐」,就是初地菩萨,你入了初地,你就没有所谓的供养三宝、做定课这件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初地「菩萨」他内心当中产生了「清净意乐」,就好像是「已」经「证得」初果的「净」信「苾刍」,初果的圣人他有四不坏信,对佛法僧戒成就坚固不可破坏的信仰,他恒常能够跟三宝相应;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他内心当中「恒」常跟他的五分法身相应,所以他不必假借这些事相的种种资具来供养,他内心当中就「恒」常跟三宝相应。
我们解释这个开缘的意义。
三宝有二种:一个是理体三宝,一个是住持三宝。
理体三宝是约内心的功德,内心的五分法身;住持三宝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佛宝是塔庙,法宝是经卷,僧宝就是剃发染衣的这些出家众。
究竟来说,我们真实归依的是理体三宝、是内心的五分法身,是我们归依的境界,我们应该要放弃妄想,要随顺五分法身,应该是归依五分法身,而不是归依妄想。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应该是从有相的三宝而趋向无相的三宝,应该是这样子的。
我去马来西亚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是学般若法门的,我在里面讲到持名的殊胜,他问我说:我们念佛应该念法身佛就好,为什么要念这个佛号?
当然这样讲是对的,我们真正归依的是法身佛;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法身的理体不是凡夫的心所缘的境界,你攀缘不到法身,我们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本尊相应法当中,我们所归依的境是弥陀的功德,但是诸位想到:谁代表阿弥陀佛?谁?
是佛的法身,当然阿弥陀佛法身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那是佛的法身,你能够攀缘得到吗?我们凡夫只能够在我相的境界活动,所以《法华经》上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假设我们一开始不依止佛的名号、以名号为所缘境,然后从有相行入无相行,你怎么归依佛陀?所以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刚开始一定要假借有相的造作,你要强迫自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归依,然后从有相的归依慢慢来净化内心,最后归依到你内心的真实五分法身的理体三宝。
当然你已经证得初地菩萨,你的目标达到了,这些方便法门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这个意思。
庚二、贪求名利戒二
辛一、明染犯相
当她被男人宠上天的时候,同事跑到男人那里告状了。领导,秦杉杉有后台,她一定攀上了公司某高层。男人淡淡地说道恩,你猜得不错,因为那个高层,她的后台就是我,白夜锦。...
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谁说神仙就无欲无求了,贪婪是原罪。林峰只因为得到了传闻中藏有太极玄功的太极图被人追杀,意外流落到一个剑于魔法的世界,原本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追求仙道,只做个凡夫俗子,逍遥于世。不想竟然发现那块神秘的大陆上有着许多上古仙人的足迹,得到了诸多仙人留下的上古法宝,虽身入红尘,却道心不缀,历经九劫,脱去了因果业障,跳出轮回,成就仙道,不再受那轮回转劫之苦,逍遥天地之间。后来无间中发现空间法轮的秘密,因此揭开了一段惊天大秘,究竟林峰是哪路神仙,且看无赖金仙。QQ书友群136230185(满员)QQ书友群235592526(满员)QQ书友群336480547(满员)无赖金仙群127288168(满员)无赖金仙群220819136(满员)无赖金仙群318536051(满员)无赖金仙君45199966(满员)...
小舅告诉我,狐狸养好了不愁找不着好媳妇。可是还没等我发财,长尾巴的媳妇就找上门了...
一个普通少年,通医术,会救人,身边美女无...
重生之嫡长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之嫡长女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为了一个男人,她倾尽所有,用美貌和智慧,一步步将心爱的男人推上太子的宝座。可是她等来的不是赐婚的圣旨,而是丞相府满门抄斩,一夜之间她从丞相嫡女沦为了阶下囚,惨死在心爱的男人手中!重生归来,她如一个复仇的幽灵,神秘莫测,心狠手辣,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纷乱,让曾经害她的人匍匐在她脚下求饶,永世不能翻身他是北漠的战王,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他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一抖。一个不敢爱,一个不懂爱,恩怨纠缠,爱恨交织蓦然回首,笑看人世浮沉,人生起落,终身所求的也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