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持戒的定义不是约着外境,能够使令有情都远离损害,是约着你内心当中对众生的损恼,这一部分的过失消灭,安立做持戒。
以下宗大师引《入行论》作引证:「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
」就是说从我们内心当中能够产生对损害众生的远离,以这样的内心的造作来安立你这个戒是圆满到彼岸。
在这一段里面宗大师也提出一个例子,说为什么戒是安立在内心这种远离损恼众生的功能,他说:佛陀戒波罗蜜圆满,但是无量无边的有情还是在苦恼当中,换句话说众生是不是离苦得乐,跟佛陀的戒波罗蜜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戒波罗蜜一开始的定义是约着菩萨本身内心当中一种不损恼有情的功能生起,众生自有他的业力。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一段公案说: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以前是一个政府官员,退休以后来亲近印光大师学习净土法门。
有一次他去关房见老人家,请老人家开示,印光大师请他喝茶,要走之前这个居士就把剩下的半杯茶随地倒掉了,印光大师就诃责他说:你有多大福报,你这样子的折损这些水!
这个老居士他也是学佛的,学佛人明白道理,他就惭愧自我反省,回来以后就把这件事情写在报纸上公布出来,赞扬老人家的德行。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去思惟这个因缘,就是说其实半杯水的浪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看这个世间上,我们住在山上,你看下雨的时候流到河里面的水有多少!
这个问题不是在外境的本身,就是说你今天把这个水倒掉,你是依止什么心情?你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心,而你这个心情生起的时候,你正是折损你的福报,不是那半杯水会折损你的福报。
诸位都知道,我们出家人吃完饭在洗钵的时候,会先倒一点热水,然后咒愿「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当我们这个咒念完的时候就把水倒出去?这样子不折损福报,因为这是生起大悲心,我把这些剩余的残渣「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那我们是在修善。
所以说同样是一杯水:你今天是一种浪费的心情泼出去,你内心生起的是一种负面的功能;我们今天生起一种善意施舍给众生,这一杯水同样也是泼出去,但是他生起的是一种功德相。
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就是说所谓的持戒,就是你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调伏功能,以这样子来安立戒律。
比如说我们今天生长在一个很清净的环境,今天当中也没有人去干扰你、也没有不如意的境界出现,你今天心平气和,这样子不一定安立做持戒,这个是缘缺不生,就是没有境界,但并不表示你那种功能已经栽培起来,不表示,当然也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
所以说你这个人出家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怎么知道你内心当中有没有戒体呢?就是要有境界刺激才看得出来,你内心那个功能那个善根,那种心境接触的时候对恶法排除调伏的力量,在你内心当中,你这几年的修习是不是生起那种功能,而这种功能就安立做持戒,而这种功能也是我们能够离苦得乐的一个关键点。
所以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个观念、很重要的一个生命观念,就是说其实生命的本质是在过程不在结果。
就是说我们从结果来看,每一个人难免一死,生命是无常的,这样子讲的话,每一个人都要死亡,那这生命的意义何在呢?生命的意义就是你在整个生命的过程当中,你每一个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每一个剎那的造作,你留下什么样的功能?就是你在人生走这么一回,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痕迹?
唯识学说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功能。
有些人今生来这一世,他增加很多负面的功能,他今生的生命对他整个永恒生命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减分的;有些人今生来这一生满载而归,内心成就很多善根的功能,布施的功能、持戒的功能,乃至于智能的功能。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事实上整个六度在菩萨大乘佛法的定义,六度都是依止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善根而安立这个六度的体性,不约外境的。
所以持戒也是这样,就是说你的内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是不是能生起能忆、能持、能防,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是不是生起了?而这个功能生起的时候,就是安立你已经成就这个戒的善根,你把这种功能修习圆满了,我们说你是戒波罗蜜多圆满,即使外境不管怎么样的过失,那跟你是没有关系。
这个地方我们简要的把持戒的定义作一个说明。
(二)持戒差别
前面是约着持戒的体性,这以下把它表现在身口的差别相作一个说明:
问: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持戒种性的相貌?
答曰:谓诸菩萨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意业,不极暴恶: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
菩萨持戒的相貌就是「谓诸菩萨本性」,他内心的习性经过多生的修行,他的内心「成就软品」的「不善身语意业」。
菩萨有圣位的菩萨、有凡位的菩萨:圣位菩萨的内心是完全清净的,他灭恶的功能已经做得非常圆满;但是凡位菩萨他还是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可能会发脾气,或者偶尔起高慢心,乃至于嫉妒。
但是他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软品,软品就是下品,他这种烦恼的势力是比较薄弱的,换句话说,他已经产生一种对治调伏的功能生起,这个是持戒种性的相貌。
所以他内心当中不极暴恶,他内心是一种调柔清净的相貌。
什么叫调柔清净?这以下从两方面来说:
先看他从自利方面,「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
」我们一般人的内心是心随境转,遇到如意的境界我们就起欢喜心,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自然就生起负面的情绪,所以当我们生起烦恼去造罪业的时候,我们一般人是没办法踩煞车的,做不到的,烦恼一活动的时候,我们不能让烦恼停下来,不可以,作不了主,所以一天一天的造作下去。
但是持戒种性的菩萨不是这样,「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遇到恶逆因缘刺激的时候,他也可能会起烦恼、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罪业,但是他跟其它人不同的地方是「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内心戒体的功能会表现出来,他会产生一种增上惭愧,增上惭愧的力量就会产生一种反省跟对治,就把这个烦恼的势力慢慢的调伏下来,他内心有这种功能,所以「常行耻愧,不生欢喜」,他内心当中经常昼夜六时保持一种惭愧心,对于罪业的事情不生欢喜,就算有罪业出现的时候,他内心会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这个是讲自利。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世称太上,我为道祖!人神妖魔共处相争,巫祝仙修万法纷呈的世界。诸帝显圣各创惊天玄通,登天之径殊途无数,芸芸世间根本大道何寻?一个孩子从蒙昧蛮荒中走来,踏无尽险阻拨层层迷雾,究天地之源登造化之巅,成就创道之祖!...
为了分割家产,她被闺蜜和前男友设计陷害。怀孕之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四年后,携着两只宝贝回来,本想开启新的人生。没想到被一个霸道的男人牢牢掌控。我和你没有关系!她步步后退。男人将她圈入怀中,冷笑这两个孩子叫我爸,你说我们是什么关系?他食髓知味,对她百般娇宠。...
商战谍战不是宫斗那般缠绵千百年,他们胜负就在一瞬间。低廉的成本,遍地的猎物,丰厚的回报,商业间谍肆无忌惮的四处掠食。亦有专业人士组建护航团队对抗这些掠食者,尽管他们人数很少,尽管他们生存很困难,但是他们始终在坚持。没有硝烟的战火一触即发...
一次偶然的情况,撞见了小姨在房间里的羞羞事,从此之后,小姨开始了对我的各种调戏诱惑。面对这种极品小姨,我该何去何从?...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
问题少女阮小离自杀了,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自称是系统的东西。它说死多没意思啊,爷带你去三千世界当反派,毁天灭地,掀起腥风血雨。阮小离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同意了,但是喂喂喂!系统,不是说好我只是当反派的吗?毁天灭地最后玩腻了被世界男主杀死就好了,为什么世界男主一个个歪了,都来喜欢我这个大反派干什么?那个谁,你是男主,你跟着我干坏事干什么?那个谁,到底我是反派,还是你是反派?阮小离我就想好好当当反派,然后被杀死,功成名就就好了,我不想谈恋爱,我只想被世界男主杀死,我一心求死!...